今天是:
文章详细
第十一届国际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墨子文化节召开传统文化中心张幼林研究员参加
发布时间:2016-08-29 来源:山东省教科院 点击数:0
 

7月9日至11号,第十一届国际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墨子文化节在滕州召开。我院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张幼林研究员应邀参加了本届学术研讨会,并再次当选为中国墨子学会常务理事。来自韩国、日本、比利时等国内外

120多位墨子鲁班研究专家和嘉宾参加了会议, 共同探讨怎样更好地延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开幕式现场

  

副省长季缃绮到会并讲话说:”山东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汇聚了许多的先哲圣贤,其中,墨子和鲁班两位就是他们当中的突出代表人物。当前,墨子和鲁班文化研究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希望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探索墨子和鲁班文化传承的新方法新途径,并进一步加强学术成果的宣传普及,推动墨子鲁班文化走向社会、走近百姓。希望海内外各位专家学者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深入研讨墨子和鲁班思想与实践的现代价值,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墨子学会会长李守信说,墨子是山东的,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相信通过对墨学的创造性转化,墨学研究一定能够在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大潮中勇立潮头,占据制高点。

 

中国墨子学会顾问、武汉大学朱传棨教授说,当今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培育工匠精神等命题,在博大精深的墨子思想和鲁班的创新精神中都有蕴藏。举办第十一届国际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墨子文化节,对于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墨子鲁班文化内涵、增强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加快发展区域特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会举行了中国墨子学会第二届评选表彰颁奖突出贡献奖;论文优秀成果奖;授予中国墨子学会学术新人奖;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为中国墨子学会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奖。

会议设有“墨子公开课”“ 儒墨高端对话”“ 学术研讨”等活动.

  张幼林发言谈:”再论儒家墨家学术思想体系的优势互补

------兼论墨家思想精华的现代性转化”.认为对儒墨互补采取的基本态度,也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所持有的基本态度,就是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球化这一客观事实,站在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立场上,服务于小康社会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科学的标准对所有既往的文化形态和文化样式进行批判继承。中共十八大确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建设中华新文化的唯一科学标准,也必然是批判继承包括儒墨学说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科学标准。

以社会主义很近价值观作为基本衡量批判标准,我们认为,儒家与墨家可以再以下三个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儒家的公正思想与墨家的平等思想;儒家的道德思想与墨家的法治思想;儒家的天人合一的综合思维与墨家的科学精神。其中公正、平等、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要求;道德应该就是核心价值观对公民提出的爱国、敬业、诚实、友善四个具体要求的概括;而儒家天人合一的综合思维和墨家的科学精神,也都是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关于建立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现代化国家所必需的。

儒家的公正、道德思想以及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内容,比较丰富系统,但没有论及社会平等和法治问题,而且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也存在严重缺陷;墨家公正和道德思想不如儒家的系统、全面、深刻,但对平等和法治问题有较多深刻论述,而且墨家在宇宙观、社会观和认识论方面具有鲜明的科学精神:这样儒家和墨家恰好形成学术上的优势互补。站在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儒家的公正、道德思想和天然合一的思维方式,墨家的平等、法治思想和充沛的科学精神,都应是我们建设中华新文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十分宝贵的思想遗产和重要的文化资源。

图为张幼林和全国著名的墨学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孙中原教授(左三)、山东大学姜宝昌教授(左二)、饶宗颐国学院黄博士(右二),以及知名的墨家传播者田先生(右一)、墨家实践者张先生(左一)的合影。

会下张幼林分别和贵阳广州等地的职业学院参会的院长教授们座谈并了解到,有职业院校拟将墨子培养贤良之士的标准:“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作为该校校训。

张幼林应邀请参观了”木石墨子故里博物馆”。

李存建馆长(居中者)是滕州木石的一个农民,自1992年起将自已多年来的全部收入和卖房子的钱300多万投资创办了“墨子故里博物馆”,专门收藏与墨子和墨子故里有关的文物。 他今春收藏的“目夷永固”和“蚕母绵延”两块石匾是墨子故里 在滕州的又一力证。李馆长对张幼林说:”我实现了您老父亲生前的愿望,历经周折找到了他老人家生前想找而没找到的墨子故里的实物。

 


上一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培养明德至善君子——记宁津县第一实验小学“本根国学工作室” 下一篇: 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

版权所有: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鲁ICP备16004198号-1 

地址:济南市中区土屋路3—1号 后台管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