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文章详细
潍坊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团
赴安丘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8-09-13 来源:山东省教科院 点击数:0
 

[调研实录]

潍坊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团

赴安丘调研报告 

文 / 潍坊市寒亭区教研室 杜纪涛

 

2018年5月28日,薛炳群,张庆亮,陈艳丽,杜纪涛等一行五人赴安丘实验小学,安丘青云山小学和贾戈小学。三所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都各具特色,都开展了扎实的基础性工作。先将情况梳理如下。

一、调研过程

在安丘实验小学的调研过程,听了两节课,一节是实验小学刘爽老师的《礼让之礼》,一节是镜湖小学王艳丽老师的《京剧艺术》。刘爽老师的课容量比较大,紧紧扣住目标,进行了多层设计,学生参与度比较高,课堂的实效性比较强,引用了大量的经典著述,紧扣礼这一主题。王艳丽老师的课进行了精心准备,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快板表演导入新课,京剧的起源,生旦净丑的介绍,以及最后学生们绘制脸谱,形式丰富,内容充实,课堂容量非常的,非常符合传统文化课的特点。建议:刘爽老师进一步研究传统文化指导纲要,不要上成语文课,课堂上要注意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们自主讨论,自助主生成,老师不要替代学生。

参观了实验小学的特色课程,有创客中心,无人机,VR,3D打印,古筝,二胡,合唱,舞蹈,鼓号,篆刻,书法,国画,泥塑等,课程丰富多彩,开展得扎扎实实,整个校园安安静静,没有浮躁,没有喧嚣,任何一个角落都归归整整,很有学校的样子。参观了实验小学的校园及课程,有很多感慨。在这所校园里,我闻到了学校的味道,这种味道正是我们苦苦追求的,这里有书香的味道,通过翻阅材料,想象得到孩子们认真阅读的场景;这里有童年的味道,所有的课程设置都遵循孩子的天性,让孩子们感到快乐与幸福;这里有人性的味道,学校的中心工作牢牢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在这里通过老师们的课堂,看到老师们的脚步,看到老师们舒展的容颜,我感受到,什么是职业尊严,教师们的自信从容,积极投入,留下了深刻印象;什么是理性的思考,面对复杂的社会,老师们没有追风,踏踏实实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坚韧,执着;什么叫专业素养,特别是那个教泥塑的老师,她做出了潍坊各个地方的地标,受邀在山东电视台做了节目等等。

观看了学校传统文化特色展示的宣传片。可得出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所做出的探索和实践,形式多样,很精致。

结束时间:上午12:30

下午2:00赶到青云山小学。听了校长关于传统文化教学开展情况的汇报,翻阅了有关的过程性资料,听了一位男教师讲授的《史记》中的一篇文章《高祖论功》的小古文,孩子们的参与意识很强,课堂的实效性很好。

这所学校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们开发的特色传统文化课程《必读小古文140篇》  《古诗鉴赏》《廉洁文化(传统文化当中)》等,从学校提供的阅读书单中我们看到五年级的孩子已经阅读了《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一部分《论语》熟练的背过了100多首古诗。孩子们上完课以后,齐背了《论语》第一章,而且学校很自信的让我们随便抽,学生们随便背诵。应该说,经典诵读是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

随后我们参观了学校的校本课程开设,印象比较深的是茶道,每周一节课学习茶道,感觉到让传统文化教育活了起来,丰富了起来。

4:15,赶到贾戈小学,重点学校的剪纸课程,一位女教师专门开设了针对四五年级的剪纸课,这位教师是剪纸的第四代传人,她的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得大奖。自己创作了二十四孝剪纸。剪纸也是民间艺术的瑰宝,相信有这样的教师,有这样的学校,我们民间艺术的传承就不用担心失传。

结束时间:4:45

二、多元反思

反思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要有传统味,要理出主线与正统,要与指导纲要紧密结合,不是拍脑袋决定,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反思二:根据孔孟思想,教师应该做到:1.加强个人修炼。教师首先应该广博学习,做到详细阐述,扼要阐述,触类旁通。2.开阔心胸。要有蹬东山而小鲁,蹬泰山而小天下的情怀,因为看过了大海,就不会再被小溪所吸引,教师的格局大了,学生的格局就会大。3.知行配合。王阳明特别提倡知行合一,教师理应是学生行动的示范者,学生的标杆。

4.有教无类。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每一个孩子都是可以教得好的,教师应该有这样的度量与情怀。

反思三:根据孔孟思想。学生应该是:1.取法乎上。向圣人学习,像最优秀的人学习。2.专心学习。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这是不变的真理。3.持之以恒。像挖井一样,你挖的很深,没有挖到水,就要坚持下去,负责依然是废井一口。4.诚信请教。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反思四:根据孔孟之学,形成正确的教学方法。1.润泽点化;2.成全品格;3.培养有才干,用之于社会的人才;4.解答疑问。

反思五:传统文化所要把握的方向:1.走向育人。传统文化一定是教人化人的;2.走向生活。传统文化如果无法与生活对接,永远没有生命力;3.走向现代。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发生连接,才会产生价值;4.走向科学。传统文化教育也是科学的过程,要做好研究,做好分析,找准理论依据;5走向校本。传统文化是浩瀚的大海,无边无际,需要每一个学校的量身定做,并不是多多益善,一定要有清晰精炼的思路。


上一篇:潍坊市小学戏剧教学观摩研讨会在临朐县第一实验小学召开 下一篇:关于进行全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开展和教材使用情况调查的通知

版权所有: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鲁ICP备16004198号-1 

地址:济南市中区土屋路3—1号 后台管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