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文章详细
【红色基因传承专题】打造红色文化 营造幸福人生—— 临朐县冶北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18-06-01 来源:山东省教科院 点击数:0
 

打造红色文化  营造幸福人生

—— 临朐县冶北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典型案例

 

“浮山不墨千秋画,冶水无弦万古琴”,冶北小学就位于海浮山下、老龙湾畔,是一座整洁、美丽,充满温馨和活力的农村小学,近年来,依托冶源镇浓厚的文化底蕴,学校积极以“红色文化”为总抓手,大力构建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彰显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之路。我校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做法实施如下:

让师生穿行在红色时空隧道中

我校的德育工作重点项目是“红色教育”。习近平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不仅提增信心,而且令人鼓舞和振奋,并激励人们前行。

红色是我们的“国色”,红色代表正能量,红色文化是一部不加修饰而永远值得感动和教育后人的最佳天然教材;红色教育能统领我们学校所有的教育活动,因此我们实施的教育活动命名为“红色教育”。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红色教育”:(一)凝炼红色观念文化——文化育人;(二)营造红色教育氛围——环境育人;(三)完善制定学生常规——常规育人;(四)开展红色教育活动——活动育人;(五)开发红色校本课程——课程育人;(六)实施红色卡星评价。

(一)凝炼红色观念文化。

从2015年3月份开始,我们就把红色教育确立学校实施德育建设的突破口,为此我们多次召开研讨会,大造红色教育的舆论,让红色教育深入学校全体师生的内心,成为学校开展各种活动的龙头和落脚点,同时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红色校徽、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征集和评选活动,我们首先以红色为基调,精心设计了红色校徽(临朐县中小学十佳校徽)。并把校徽和“三风一训”用亮丽的红色标志在学校的醒目处,并利用校会、班会进行解读宣讲,让这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标识,广泛应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激发师生的精气神。我们还专门聘请冶源的知名人士冯益汉为我校创作了红色校歌《梦开始的地方》,并利用音乐课教唱,让这一红色旋律成为学校全体师生的主旋律。

(二)营造红色教育氛围

我们以红色历史教育为基调,对学校的文化氛围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我们精心编制了“冶北小学爱国三字经”,并在学校国旗下用不锈钢宣传栏进行了醒目标示,让全体学生记忆,并在每次上课间操前集体朗诵。我们还在学校最醒目的南墙上,设计了两幅巨型宣传画,第一幅是“屈辱的历史”,分别介绍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旅顺大屠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从而教育我们的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第二幅是“伟大的历程”,分别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八一南昌起义、长征、八年抗战、解放战争、开国大典等历史,让我们的学生知道“幸福来之不易”。教室外,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也精心设计了墙壁文化和楼道文化,一、二年级的教室外,我们主要设计了国旗、国徽、国歌、队旗、国家的大好河山以及毛泽东、周恩来等领袖人物的图案,让学生“感知”,培养他们爱国、爱党的思想情感。三、四年级,我们主要选择了雷锋、刘胡兰、焦裕禄等英雄人物,让他们“感想”,帮助学生树立起一位崇拜的英雄人物。五、六年级,我们主要选择了刘翔、姚明、杨利伟等现实中看得见的人物,让他们“敢做”,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楼道内,我们精选了共和国历史上的大事,比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原子弹爆炸、卫星上天、载人航天、奥运会、世博会等等,以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注重班级主题文化

我们要求各班根据红色教育的主题,确立自己班级的教育主题和教育重点,进行个性化班级文化构建,如有的主题是感恩教育、有的是英雄人物,有的是名言警句,有的是读书励志,有的是红色故事等等,不一而足。可以说我们的班级主题活动,已经成为我们学校德育活动主阵地,它形式的多样和内容的多彩,让我们的德育教育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有的学生已经会唱30多首红色歌曲,阅读了50多本书籍,知道了100多句励志格言,知道无数个感恩和英雄故事,他们学会了节约,知道怎么感恩,确立了自己心中的榜样,有了自己的梦想。我们下一步准备将各班的活动的积累编辑成册,成为班级的“班本教材”。

(四)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节日,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活动,我们开展的活动主要有(1)、唱红色歌曲。(2)、听革命故事。(3)、诵红色英雄(4)、读红色经典 。(5)、塑红色课堂。(6)、做红色作业 。(7)、记红色格言 。(8)写红色文章。(9)办红色板报。(10)开红色班会。(11)设“红色小导游”社团,聘请老龙湾风景区管委会主任为校外辅导员,由学校语文教师和景区导游担任辅导教师,“小导游”经过培训、模拟、实战演练等环节,在节假日到老龙湾景区义务导游,受到广大游客和景区管理人员的好评,同时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文明礼仪,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12)评红星班级。(13)彰红星少年。此外,我们还编制了师生手语操《国家》,每天的课间操学生都要和广播体操一起演示,以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我们的学生还自主成立了“爱心银行”,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养成节约每一张字纸,用好每一笔零花钱好习惯的基础上,同时培养孩子的爱心。现在爱心银行已经积累资金3768元,对部分困难学生进行了救助。

所有这些活动都紧密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通过活动让学生有所收获,务求实效,活动结果都计入学生成长档案袋,以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争做红星少年。

(五)开发红色校本课程

我们积极建设切近实际的德育课程,结合学校的红色历史教育,把历史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优秀成果汇集成册,编辑成《红色教育》系列丛书,把德育课程化,我们的红色教育读本共分六本,分别是《落后就要挨打》、《幸福来之不易》、《中国梦》、《榜样的力量》、《可爱的家乡》、《锦绣中华》。

(六)实施红色“卡星”评价

如何评价学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尤其是如何实现学生成长的发展性、过程性评价,如何让全体教职工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为此,我们建立了红色“卡星”评价机制。

1、卡星的设立。

我们“红色教育奖励卡”共六种,边框为红、黄、蓝、绿、紫、金6种不同颜色。分别对应一至六年级,一年级为红色卡片,象征对学生进行国旗、国徽、国歌、天安门城楼、华表等红色标志的认识教育;二年级为黄色卡片,象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关注健康、珍爱生命;三年级为蓝色卡片,象征对学生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忧患意识和自觉行动的教育。四年级为绿色卡片,象征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教育;五年级为紫色卡片,紫色代表诚实、热情、温和,紫色也代表胆识与勇气,象征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质方面的教育;六年级为金色卡片,金色代表金钱、财富和资本,金色象征光荣和辉煌,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象征学生走向辉煌的明天。卡片正面为冶北小学大门图案,左下角为冶北小学校徽,中下部注明“学生奖励卡”,颜色与边框一致。反面图案分别由老龙湾、海浮山、葡萄种植、淡水鱼养殖、红丝砚、冯帷敏等冶源著名自然景观、种植养殖、独有物产、著名人物等文化内容组成。主要让学生了解我镇著名旅游景点优美的风光、丰富的物产、历史名人的事迹等,培养学生热爱家乡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同时,我们还设计了颜色、形状、图案、名称各不相同的10种荣誉星,分别为理想星、感恩星、学习星、团结星、文明星、乐观星、健康星、节约星、卫生星、实践星。理想星、学习星、文明星、健康星、卫生星为圆形,寓意团结、协作。感恩星、团结星、乐观星、节约星、实践星为五角星形,寓意顽强不屈的红色革命精神指引、激励学生前进。图案还有“龙”字,象征龙的传人和龙的精神。每种形状的五颗星又分为红、黄、蓝、绿、紫等不同颜色。

2、卡的发放。

学生表现突出可获得教师奖励的奖励卡一张;学生奖励卡的发放权在全体教职工。每一位教职员工,在校内(或校外)遇到学生好的表现,都可以随时随地发放奖励卡。如学生捡起一片字纸、学习取得进步、帮助同学、尊老爱幼、公交车让座等等。获得5张卡可换一颗星。各班成立“评星委员会”,写出评语,确定授予哪种星,周一升旗仪式时,表彰发放。学期末,获9—10星者,由校长颁发奖状并宣读颁奖词,奖品为一套荣誉星;获7—8星者,由政教主任颁发奖状,奖品为奖励卡一套;获6星者,由班主任颁发奖状。

3、设立星卡评价台

为更直观的体现评价过程,充分发挥星卡评价的激励作用,我们在班级中专门设立“星卡评价台”,随时展现评价过程和学生的得奖情况,让“过程育人”。

时至今日,我们在红色教育方面做出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也收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赞誉,并多次在县教育局的德育创新和文化建设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我们撰写的《知红色历史、成红色少年》案例,在全县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典型案例评选中,被评为一等奖。《依托红色历史教育,实施突破课堂战略》获临朐县第五届教学成果政府奖集体二等奖。我们学校的《红色教育,奠基未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两篇论文均荣获山东省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在全国第五届“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打造特色名牌学校” 实施战略研讨会的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我校《桃李园中一抹红》荣获二等奖。《潍坊教育》第30期对我校的红色教育进行了专题报道。我校现有二人被山东省学校文化研究院、山东省学校文化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特聘为学校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学校还因此被评为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县关心下一代建设先进单位,我校冯文静同学还被评为临朐县首届最美少年。

德育课程建设是一项博大精深,内涵极其丰富的工程,是一个由低到高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1、继续丰富红色教育校本教材的内容,深化学校红色文化建设,让红色历史教育与时俱进。

2、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让红色文化深入到每个学生心中,渗透到每节课堂中,塑造学生心灵,创新学校德育。将“冶北小学爱心银行”深入持久活动下去。

3、积极争取市、县、镇各级领导的指导,提高红色教育研究的档次和层次。

继续全面学习,理性思考,不断探索,开拓创新,努力使师生的文化素养和品位不断提升,使校园成为提高人的修养、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的“红色家园”。让红色文化点燃推动学校发展的圣火,让红色文化成为学校一道绚丽的风景,更让红色文化引领我们一路前行一路芬芳。

(作者:魏猛)

 

上一篇:【红色基因传承专题】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郑家寨镇教管会祭扫活动报道 下一篇:【红色基因传承专题】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有梦想的红心少年 ​------安丘市红军小学的红色教育

版权所有: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鲁ICP备16004198号-1 

地址:济南市中区土屋路3—1号 后台管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