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探索传统文化教育融入现代教育体系的具体方式,促进烟台市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实施深度融合,12月21至22日,烟台市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会及经验交流会在蓬莱隆重召开。会议由烟台市教科院组织,蓬莱市第二实验小学承办,来自烟台市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的500余名传统文化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烟台市教科院初中室刘永平主任主持,共分为三个内容。
首先是蓬莱市第二实验小学的传统文化展示。代雪萍老师的吟诵课,带孩子们徜徉经典,且吟且思,德育渗透巧妙自然,实现了传统经典与现代教育的完美融合。《国学经典 大美之音》传统文化素养展示和传统文化社团活动,体现了第二实验小学师生在“和润”文化引领下,传统文化与课程的高度整合,给与会老师带来视听震撼,也引发了深入的思考。
莱州双语学校赵福庆校长做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孔子六艺与核心素养培养》的报告。他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及实践操作三个层面对与会教师进行了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培训。来自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的五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验学校先后做了典型发言,介绍了几年来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经验和做法,可谓各具特色,异彩纷呈,为与会者提供了借鉴,开阔了思路。
会议最后,烟台市教科院王旋院长做了总结发言。王院长回顾了近年来我市传统文化教育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当前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总体发展不平衡,对课程缺乏整体构建,过于强调知识”等误区。王院长强调,中央两办及教育部下发的关于传统文化指导性文件,让我们的工作有了依据、追随和抓手,我们要整体构建,突出重点,做到“四个结合”,做好“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肩负起文化传承的神圣使命。
本次会议确立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49所首批实验学校,成立了烟台市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专业委员会。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而教育作为传承文化的土壤,承担着传播、继承、发展、壮大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尽快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落课堂、成体系,化育人,烟台教育责无旁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