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承中创新 实干中创业——一位教师历经的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传统文化教育改革 | ||
发布时间:2017-07-11 来源:山东省教科院 点击数:0次
|
||
【教师与传统文化教育】
传承中创新 实干中创业 ——一位教师历经的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传统文化教育改革
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语文教研员 开发区一中教师 刘宗顺
【缘起】 说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推广工作,不得不往前回顾一下我的执教生涯,我们先通过一个时间轴来了解一下我们在致力于推广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方面先期做了哪些工作。 我1998年参加工作,在工作中,针对发现的教育问题寻求解决之道,2003年,我曾有过试图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解决教育问题的想法,甚至一度提议政府筹建北辰大学的方案。 十年后,我仍然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只是把它埋在了心底,2013年5月1日,伏羲班首倡者国家开放大学吴鸿清教授到滨州做报告,我觉得吴教授的做法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恰好在这一年,作为学术带头人提交了一份“北辰书院”项目改革方案。 两年内,为了让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可以顺利落地,我开始将大的项目拆小了做,多的项目分解了做,难的项目选易的做。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传统文化教育专家报告、培训、展示活动,这一系列活动,既培训了教师,又营造了良好的传统文化传习氛围。这期间,开发区管委会、教育局决定在全区进一步大力推广传统文化,由区级财政每年拨款二十万元给每位小学生配备免费的经典读本,供学生在晨诵、午读、校本课时间、读书课时间免费循环使用。
【浓缩】 不能办一所大学,能不能压缩为一所小学?如果不能办一所小学,能不能将这个大大的梦浓缩为一个小小的班? 怀揣这样的教育梦想,2015年1月17日,邀请吴鸿清教授到开发区讲学,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马景泽,教育局局长吕春勇,副局长张军,业务室主任张永霞,各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及部分学生家长近千人参加报告会。并在会议期间设计了调查问卷进行招生摸底。
2015年4月,区教育局制定了实验班实施方案讨论稿,下发各学校讨论,并召开两次校长专项会议,最终形成定稿。 2015年5月,启动了实验班级的报名工作。本着学校自愿申报、教师自愿参加、家长自愿报名的“三个自愿”原则,经教育局业务室牵头,开发区第一中学、中海小学、古井小学、里则实验小学、南海小学等五所学校拟成立实验班级,参与该项目全程实验。各学校分别召开家长会,展开报名工作。 2015年7月,滨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为该项目拨付专项资金100万元给予扶持。选定教室、选聘武术等专业教师、教室统一古色古香的风格装修、购买教材、培训教师等等一系列工作为顺利开学做好了准备工作。 2015年9月,各学校实验班顺利开学,共招生189人,各班级分别命名为养正班、蒙正班、明德班、明心班、思源班,9月13日,养正班举行入学开笔礼活动,标志着滨州经济开发区借助传统文化教育实施基础教育综合课程改革实验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步入了良性循环。 2015年10月,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学习习惯优秀班级评选活动,五个班全部入选,学习习惯优秀率100%,其中四个班被评为一等奖。 2015年12月10日,邀请北京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教师、吟诵教学名师胡汉丽老师莅临开发区讲学,全区中小学校长、语文教师、五个实验班学生及家长600余人参加报告会。 这是一次开学百日以来的大检阅,学生课前展示了三个月的学习成果,经典诵读量大,识字多,零基础学习的民族乐器二胡已经可以拉出一首首完整的曲子,武术基本功扎实,开始了滨州市内的游学活动……展示,是在用软鞭子打人,如果没有积累,是没东西展示的,也是不敢展示的。并且在课堂上,短短一节课就可以背诵熟读两首新学的《诗经》,可见对于经典的学习已经成为习惯,做到了“入耳,入脑,入心”。 【溯源】 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样一批素质高、能力强、学习和生活习惯优良的学生呢?——既不是“大楼”,也不是“大师”。大楼没盖,建设的是课程。教师未选,选的是教材。这才是根本原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问题的自救之道,是解决当下教育问题的治本之方,这也是我多年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切身体会和经验总结。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三个前移,三个置后。 一是用蒙学读物识字,将识字前移,将拼音学习和写字置后。我想有必要说明一下,很多人都提到《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等蒙学读物。在中国古代这些东西不是你可以拿来在小学、中学、大学里就用的,它是在儿童入学之前用的,还没上学,相当于上幼儿园那个阶段,是口口相传的,是母亲带孩子时的一种童谣,儿童是不需要在上学以后再接触这些东西的,所以它叫蒙学的东西,我们现在因为没有这个环境,所以要先补上这门课。一年级先不学拼音,我跟台湾同仁交流过,台湾是不用拼音的,他是用注音符号。其实在几十年以前也没有注音符号,中国人是怎么识字的呢?就是口口相传,不断地复现,因此我们仍然沿用古人的识字方法,用蒙学的东西来识字,一年的时间平均识字量2200多字,阅读绘本200多本。不久之后,他们的写作还会成问题吗?他们能不喜欢读书吗? 用蒙学读物识字是利用了其三字、四字成句的特点,又加上句尾押韵,读来朗朗上口,容易记诵。背诵时要指读,一是可以集中注意力,不走神,二是在脑海中形成印记,把字当作图形来看,作为一个整体印刻在脑海里。先背诵过以后,再进行逐一指认,口口相传,不待数遍,自然认得。三字经计1722字,百家姓计568字,千字文计994字,合计3284字,去掉重复字,至少涵盖了小学阶段应知应会的绝大部分生字。
二是将毛笔书写前移,将硬笔书写置后。不单单是原来的写字课,我们就是用软笔写。做教育工作的都知道,孩子五六岁、六七岁,手指头发育不完整,太早用硬笔写字害了他一辈子,我们不能明知故犯害孩子。所以我们前两年,至少在前一年,推迟一年用硬笔写字,不留作业就不用写字。可以留毛笔作业,就用软笔写字,就写大字,写毛笔字。多认少写,先认后写,这才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经验,不能丢,但是已经丢了一百年了,要捡回来。 三是将古文诵读前移,将现代文阅读置后。学生的学习就像吃饭,哪是“主食”,哪是“辅食”,哪是“零食”,一定要分得清。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华语是母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是永不过时的,是母乳,有人说,古文太难了,是的,正是因为难,才要读,读书就像爬坡,感到吃力,那是在走上坡路,读一读就懂的书是很轻松,那是因为在走下坡路,不难读的书读了进步也不会大,反而是难读的书真的读懂了却会精进很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四书五经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应该是“主食”。 近当代中外名著等整本的书也是经典,是经过了大浪淘沙后留存下来的精品,但是现在的中小学生课内没有时间读,应该将这样的大部头的整本的书纳入课程规划和教学体系,这是“辅食”。 反而是日常充满课堂绝大部分时间的零碎的教材选文应该成为“零食”,不是说它不重要,而是与古人遗留的经典、近当代作家的名著相比,这些选文确实逊色不少,况且很多还不是原文,是经过改编了的,就更禁不起推敲了,只能作为“零食”。 而现在的现实情况时,完全错位。所以,必须纠正。即使有些“矫枉过正”,也未尝不可,往往很多改革是“矫枉必先过正”。 这样的“乾坤大挪移”,并没有减少国家课程的内容,是遵循课程标准的,只是将学习顺序做了调整,充分利用儿童记忆力最好的时间用于背诵经典,充分利用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将最重要的、可以伴随一生的、终身受益的知识、习惯、能力在最适合的时间教授给他们,不留遗憾。 为了切实保障以上理念落地,在教学管理和课程设置上我们做到以下三个一,一张课程表,一门必修课,一幅网络图。 课程表就是做减法,不做加法。减负从课程规划开始,我们进行了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课程规划,现在规划好了,就等着一步步去实施。我们已经走过了两年,实施效果家长很满意,社会很认可。这张课程表里还有其他的课程,武术是国术,很多学校和单位是作为一种团队,或者说课外辅导的一部分而已,我们把它纳入了课程,每周几节课是固定下来的,有固定的老师。六年下来的话,这是一批什么样的孩子?我们的课程设置最基础的是琴、棋、书、画,围棋课、民乐课、手工课都有。我们是这样规划的,也是这样实施的,所以这两年来,没有任何的书面作业。如果说有的话,就是背诵,就是在家里听听音乐唱唱歌,还可以打打拳,这不就是减负了吗?在这两年里,看的是大字,孩子就不近视眼。六年以后,我们还要调查近视率,跟其他班进行对比。
要学会一门乐器,在养正班我们学的是二胡,民族乐器。原则上是要学古琴的,但是古琴太贵了,二胡不贵,当然也可以有更便宜的,大家都可以选择。如果我的孩子到三年级可以拉《二泉映月》,那是一种享受。去年全国考级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已经可以考到四级了,短短一年,零基础。武术我们也准备纳入中国国家体育总局的武术考级,这既是对教师的考核,也是对学生的考核。用全国的标准指导这个科目的教学,保证规范,不会跑偏。 还有一门必修课是游学。大家都知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好,好为什么不去做?那我们就去做。陶行知先生一生率先垂范,行知融合,即行即知,即知即行,做到了真正的知行合一。滨州是《天仙配》故事的发源地,有着这样的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不带着学生去看看,岂不可惜,博兴县湖滨镇湾头村口的那棵老槐树,可是“媒仙”啊。我去秦皇岛开会,带着学生在秦皇岛火车站,练一套拳吧,谁有机会在火车站门口表演?国际郁金香节,花还没开呢,不是来看花的,是来干什么的?游戏,游戏是儿童的天性,遵循天性的课程就是最好的课程。不是练书法吗?就要到山上的摩崖石刻去看看,这才是长见识,见多自然识广。
游学及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生家长的支持帮助。这一幅网络图,就是家校共育,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教育孩子先教育家长。教师好好学习,学生天天向上;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这是我们开学以来的部分游学情况记录: 2015年11月1日,第一次游学秦皇河公园。 2015年11月25日,游学河北秦皇岛,参加全国语文教学研讨会并在会前展示经典诵读、武术。 2016年4月8日,游学国际郁金香节,体验异域风情。 2016年4月19日,游学董永与七仙女《天仙配》传说起源地博兴湖滨湾头村“老槐树”。 2016年5月7日,游学邹城孟府、孟庙、孟子研究院、铁山摩崖石刻、天下第一奇山——峄山(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的东山)。
2016年8月21日,游学滨州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游览中海,参观中海航母。 2016年8月21日,游学阳信,体验购买火车票、乘坐火车。 2016年9月16日,游学周村古商城,参访“大染坊”。 2017年2月4日,游学滨州市科技馆,体验现代科技的神奇,游学滨州市城市规划设计展示馆,感受家乡巨变。 2017年3月18日,游学滨州市气象局,参加气象开放日活动。 2017年3月19日,在滨州市国际会展中心广场放风筝,游学游百川纪念馆。 2017年4月3日,游学魏氏庄园、孙子兵法城、渤海革命烈士纪念馆、杜受田故居。
2017年4月30日,游学曹操《观沧海》写作地碣石山,游学世界第三大原生态海滨——渤海贝壳堤,游学无棣古城、吴式芬故居、海丰塔、大觉寺、无棣县衙。 2017年4月30日,游学鲁北古旧家具市场、阳信鲁木匠古典家具博物馆及生产车间。 2017年5月13日,游学青州古城、国家一级博物馆青州博物馆,游学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游学中国蔬菜博物馆。 2017年6月10日,全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游学滨州市文化馆观看非遗展演,滨州博物馆参观山东十大考古发现图片展,滨州美术馆学习剪纸与老艺人合影并参观剪纸艺术展。 2017年6月11日,游学滨州原拆原建徽派建筑群莲华书院,并展示吟诵。
【结语】 2015年9月1日开学,截止到今天,入学不到两年,整整637天。 一群刚满七岁半的孩子,在这637天里,背诵《论语》《大学》《中庸》《诗经》等传统文化经典十余万字; 在这637天里,他们在武术赛场摘金夺银,初次参赛,就勇夺2017年第十二届滨州市传统武术大会个人组一等奖第一名,团体三等奖; 在这637天里,他们的毛笔书法日臻成熟,写的字柔中带刚,看不出像这个年龄段孩子的作品; 在这637天里,他们的游学足迹已经遍布滨州各县区,并已走出滨州,走进寿光蔬菜博览会,感受农业科技的神奇,走进青州博物馆,感受一座千年文化古城曾经的繁华,走进孟子故里邹城,体验传统文化的厚重。并已走出山东,在河北秦皇岛举行的全国会议上,他们展示武术和经典诵读展示受到全国中语会理事长张鹏举教授和全国各地500余名教师、校长的一致称赞。 在这637天里,参与实验的老师和学校领导们也在思考,他们在贯彻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进行整合,将中国古代“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延伸拓展,创造性的提出并实施了武术、书法、经典诵读、珠算、二胡、围棋、游学等课程的“新六艺”课程体系。据悉,这套教学体系已经作为2017年山东省教师培训的一项重要资源面向全省大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推荐。 这是由我作词按照民国的韵律编的校歌:北辰书院,养正求真,吾侪同学,相勉相亲,习文练武,修己达人,陶冶精神,道德润身,六年伴一生,盘根固吾本。 2016年6月28日,是实验班开学一年后的学年展示活动,邀请山东省教科院李文军副院长观看了演出,滨州市教科院王峰院长、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张永霞副局长全程陪同,领导们均给予极高评价并寄予热切厚望。
2016年8月,在青岛举行的第四届海峡两岸传统文化教育校长论坛上,刘宗顺老师做了《一个以传统文化教育为抓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鲜样本》的主题报告,介绍实验班规划及实施情况,来自台湾新竹大学、部分优秀中小学以及大陆的300余名校长教师听取汇报并进行互动交流。 2017年4月16日,在山东省方言吟诵普查员培训班总结会议上,介绍北辰书院项目,受到省语委办李志华研究员的高度赞扬和极度认可。 2017年5月17日,在2017年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传统文化专题工作坊主持人高级研修班上,项目负责人刘宗顺介绍了北辰书院“新六艺”课程体系的建构由来及实施经验。 2017年5月22日,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研室吕新敏主任在全市主题式综合课程改革阶段总结研讨会上介绍北辰书院项目“新六艺”课程体系建设经验。滨州市教科院周新奎副院长饶有兴致的观看了展板介绍。
2017年5月26日,是实验班开学两年后的学年展示活动,实验班在2017年度全区教育系统运动会开幕式上表演了以武术、经典诵读、书法为主要内容的精彩节目《武韵诗书写华章 菁菁少年中国强》,受到了与会嘉宾、领导的一致赞扬和热情鼓励。
2017年5月28日,在大连召开的全国第三届传统文化教育论坛上,刘宗顺老师应邀介绍“新六艺”课程开发的背景及实施方针策略,受到来自新疆、江西、黑龙江等全国各地与会校长、教育局长的关注。 我们不仅关注当下,我们更关注未来;我们不仅关注学习,我们更关注成长;我们不仅关注应然,我们更关注或然。 2017年6月16日,特邀全国妇女儿童保护基金会志愿者、滨州市人民医院护士长牟玉霞女士主讲女童保护暨儿童性教育启蒙公开课,这是全区第一次举办该项目内容的公开课。这次的公开课,是二三年级小朋友非常必要的一堂课,甚至比上一堂语文,上一堂数学还要重要得多。性启蒙教育,让儿童平安健康自信的过好一生,是每个人的责任。 “生个女孩怕受害,养个男孩怕学坏。”这是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吕春勇局长在13年前的一次“知心姐姐”报告会上讲话中的一句,我们积极行动、大胆作为、勇于担责,在家长重视却又有心无力、羞于启齿时,适时、适当介入,将性教育这个敏感的话题引进课堂,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受到师生家长的一致称赞。
2017年6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传统文化纪录片《践行者》分享会暨“孝行天下”八周年盛典论坛上,刘宗顺老师做了题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问题的自救之道》的主旨报告,提出构建中小幼一体、传统文化统领、校办企业支撑、教育特色小镇规划、国际教育对接等高点定位、多位一体的教育蓝图,面向全国招生、招聘、招商。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企业家、教育系统干部、宣传部门领导、社会公益组织成员等共计300余人听取汇报并对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这种“功成不必在我”的气度、胸襟、情怀和担当给予高度赞扬。
《学记》云:“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论语》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我们遵循古训,遵循教育规律,遵循人的成长规律,遵循儿童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全程规划,有序展开。 在山东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的这场“蓄谋已久”的教育改革,试图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抓手,以立德树人为总目标,解决由来已久的教育问题乃至社会问题,这样的教育教育理念不是噱头,是真干;这样的教育行为不是复古,是弘扬;这样的教育实践不是要求,是责任,是担当,是情怀;当然,这样涉及教育制度、教育评价、课程设置的综合改革还不是样板,而仅仅是个样本。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踏浪前行,风光无限,放眼前方,阳光正好。 |
||
上一篇:从理念到实施,山东省传统文化教育的落脚点 | 下一篇:我院代表参加中国生态体验教育201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七届国际论坛 | |
|
||
版权所有: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鲁ICP备16004198号-1
地址:济南市中区土屋路3—1号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