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文章详细
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
发布时间:2016-08-05 来源:山东省教科院 点击数:0
 

        2016年7月30日-31日,由中国职教学会职教质量保障与评估研究委员会主办的“中国职教学会职教质量保障与评估研究委员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荣成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质量保障与评估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杨进,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马树超,研究会理事长李志宏,山东省教科院院长申培轩出席了会议。    

  申培轩院长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申院长说:山东省围绕质量保障与评估的理论、思路与创新这一主线,把建立现代职教体系、提高职教质量作为突破口,制定了在全国具有领先性的50余个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的文件,并实施了系列措施和办法,主要包括:一是破制度。山东省职业教育发展或质量的提升,利益于体制机制的突破,解决了貌似教育问题但在教育内部永远不可能解决的教师编制、财务经费、影响校企合作的税收优惠政策等问题;二是建标准。分专业集群成立20个省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设200个品牌专业(群),开发200个专业教学指导方案、30门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一体化设计147个中、高、本衔接课程;三是抓师资。职业院校教职工编制总额的20%非实名制管理,学校自主聘任,财政参照“副教授”平均薪酬拨付经费。改进职称评价制度,职称评审权下放到高职,中职学校试点设立正高级教师职务;四是改考试。推行春季招生考试制,实行“文化素质+专业技能”考试制度;五是重质量、重评价。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以院校“自我评价、自我诊断、自我改进”为主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实行了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和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确定3所高职和3所中职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试点工作。

  申院长最后说:作为职教工作者,对质量保障与评估,还有诸多期盼,一是理论的突破与新理念的落地;二是建立更加多样化的评估指标体系与更加多元、更加适切的评价方法,要求引进国际标准和视野;三是寻求更加客观、非功利性,更加专业、规范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四是合理、科学使用评价结果,即合理确定评价结果的走向;五是培育评价文化,建立自我质量监控机制,建立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的质量保障与评估技术平台与制度,形成一种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最终价值追求的评价文化,融入绩效和成本意识,倡导效果驱动。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杨进、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马树超、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评估中心主任唐以志、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亚东、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志群等9名专家、学者作了精彩的报告。报告提出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为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研究会理事长李志宏做了总结发言。认为本次会议主题鲜明、时代特征,内容丰富、水平提升,拓展平台、服务发展,精心组织、有序运行,是一次成功的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

  会议由威海海洋职业学院承办,来自全国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研究会会员单位代表等共160余人参加了会议,省教科院职业教育研究所、继续教育研究所部分教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

  

  

  


上一篇: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5)统稿会在济南召开 下一篇: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职业学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目录的通知

版权所有: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鲁ICP备16004198号-1 

地址:济南市中区土屋路3—1号 后台管理   

Baidu
map